

-
观点 | Opinion more
-
这三方面决定了美国疫情的走向
《纽约时报》发文控诉美国前期防疫不利,点出CDC、FDA和HHS三名老大的错误——面对中国发出的警告,没有一个人表示出必须毫不犹豫防御的紧迫性,相反,不断等待检测剂研制,不断限制检测人群,让各大医疗机构难以部署诊断测试。医疗系统官员只是“灯塔国”内部相争的一个缩影。[全文]
-
谁在从美国引起公愤的医疗账单中获利?
一位有心脏病的患者被急救车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患者在抢救成功后收到了医院开出的一张10万美元的高额账单,他的心脏受到了更大的打击,因为那家医院没有进入这位患者所购买的医疗保险的报销目录。[全文]
-
美国养老金不宜投资中国股市?恐怕逃不过真香定律
假设6000亿美元的养老金里有10%的资金配置到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中,那么最后投资到A股市场中的资金就是6000亿*10%*3.39%,约20.34亿美元,即142亿人民币。这样的规模,说实话也仅仅可能只是北向资金一天的规模而已。[全文]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是制造恐慌还是现实?
近期,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养老保险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上。根据这份《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都在哀叹:我的养老金呢?!但我们仔细研究这份报告,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全文]
-
弥补当前社保制度的短板,不该忘了前30年的经验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路径不同,新中国在经济发展起步的阶段,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超越了西方国家“先发展市场经济、再建立社会保障”的路径,避免了经济发展早期巨大的社会成本,走出了一条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人力资源水平的大幅度跃升。[全文]
-
老百姓会和周围人比较,政府怎么做才能满足?
政府说:“我为人民做了那么多好事,人民还不支持我吗?”但人民、百姓未必这样认为,而是说:“周围人比我得到的更多”。如果党和政府只讲,因为我帮老百姓做了啥,就应该得到支持,老百姓会认为做得还不够,甚至默认应该这么做,导致党和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全文]
-
“停药、停用耗材”背后,是谁在绑架患者
医改深化势在必行。“停药”和“停用耗材”是既得利益集团抗拒医改造成的矛盾表面化。个别人片面强调困难,强调“神药”不可或缺,散布恐慌情绪,是在绑架群众对抗改革。[全文]
-
10%国资股权充社保,不是随时变现填坑
每当党和政府采取具体措施,或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或加深加宽养老资金池,国内外总有人反应迅速,立即联起手来极力唱衰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次“不得不变卖国资说”就是这样的恶例。[全文]
-
大病医保《柳叶刀》点赞还不够,我们得自己讲好故事
中国不仅在高铁、基建等硬件领域有自身的优势,在推动改革、改善民生方面的优势也逐步体现了出来。尽管中国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大病保险制度推行之快、覆盖之广、群众感受之深,已经和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全文]
-
有时候,不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礼貌”
中国的“社区养老模式”具有“西式养老村模式”的一些优点:养老服务的获取方便,集约化。同时,中国社区养老可以经常见到子孙,更贴合中国特色的老人需求。 缺点则是青老人独立的生活空间较少,空气、风景较差,社会环境紧张。[全文]
-
表态支持后又变卦,特朗普为何反对两党医保案?
当特朗普取消保险公司补贴的消息宣布后,两党议员们立刻积极开始两党联合谈判。两党表面上是为了服务选民,背后的道理是他们都从保险公司游说团那里拿了好处。现在金主有难,以往的政治献金当然会起作用。[全文]
-
从2万降到7000多,国家是怎么和外企把药价谈下来的
包括这次价格降幅最大的曲妥珠单抗在内的一批药品,专利期将在2019年之前过期。能够快人一步登上医保名单,即便专利过期后出现了有竞争力的仿制药,这些企业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先机。[全文]
-
药占比超过30%不给报销,真的假的?
医保部门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并不会简单粗暴到“拒付药占比超过30%的医疗账单”。医保部门常年审查医院提交的医疗费用中的不合理内容,管理内容远比盯住“药占比”一项科学得多。在审核医疗项目的同时,医保部门还有多种医疗费用控费标准。[全文]
-
一季度就出财政赤字,好事啊,还嫌太晚太小呢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政府财政出现了1551亿元的赤字。我国财政赤字一般出现在下半年,在第一季度就产生赤字,这是二十来年没有发生过的情况。第一季度的财政赤字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这是打破地方经济对于土地财政和房价依赖的怪圈的必要手段之一。[全文]
-
好消息:6小时工作制试点没失败 但坏消息是…
2015年2月,瑞典以哥德堡的一家老年疗养院作为试点,实行“6小时工作日”改革,试验期一年。此间全国各地的多家养老机构也一并跟进。一年后,改革的效果却出现地区性差异。那么此项改革失败了吗?推动这个改革的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全文]
-
中国社保怎么样,你被专家忽悠过吗
学术界在研究和介绍社会保障时,更多的是关注欧洲发达国家的情况,而社保和福利最好的是几个岛国或小国。中国社保费率高吗?中国的社会保障范围和水平究竟如何?社保两字,牵涉到多少概念?[全文]
-
如果罗一笑生在农村,可能真要砸锅卖铁
类似罗尔夫妇,对“无钱治病”、“因病致穷”的恐惧心理在当今社会上非占少数。有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贫困户致贫原因都源于社会保障的缺失与不完善,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比例占到50%,甚至更高比例。一场大病,足以摧毁一个普通家庭,甚至拖垮一个中产家庭。这绝非危言耸听。[全文]
-
养老金收不抵支,怎么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已由2013年的3个增加至2015年的6个,除陕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部在列。中国在成为发达经济体之前,就已经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退休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成为中国必须应对的问题。[全文]
-
除了公积金补充,填养老金缺口还有啥办法
近日,将住房公积金与职业年金、长期护理险等补充养老保险的说法引发热议。那么除此之外,填补养老金缺口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完成养老金增量,又能协助完成去杠杆,支援实体经济?[全文]
-
“最尖锐”的总理记者会透露出什么特大信号?
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提到中国股市、汇市等难题,总理强调了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后,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提出要求“守土有责”,否则“拿你是问”。这话的分量,可真是重啊。甚至可以说,“守土有责”就是“战场用语”,中国金融要面对的就是可能发生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中国对此已有充分准备。[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受托规模破万亿!去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大赚664亿元
-
中共中央建议: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
国家医保局建立信用评价制度,给回扣将被列入失信清单
-
国家卫健委:所有贫困人口均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
全总拨付二点五亿元专项资金 保障困难职工生活
-
养老金发放、公务员面试、博士后进出站……疫情防控期间这些事得知道
-
今年央企将划转多少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国资委回应
-
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布
-
13省收回1.02亿元违规发放养老金
-
南京江葬业务停摆半年 谁在阻挠逝者骨灰入江?
-
三部委:防范以养老名义的非法集资和欺诈销售风险
-
人社部:明年起港澳台居民可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保
-
长沙多家养老机构“爆雷” 数百老人曾被迫停餐
-
《新闻联播》这则消息,事关2.5亿人
-
老人去买救命药,却被告知自己“已经死了”
-
担心“经济和国家安全”,他拟禁美国养老金投资A股
-
养老护理员缺口570万,新标准下调入职门槛至“无学历”
-
国资转社保“加速冲刺”,5部门明确时间表:明年底
-
31省份公布社保缴费基数:2地降超15%
-
-
· 养老与社保 ·
-
2020年养老金有这些新变化!多省份公布调整方案
-
80后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人社部这样回应
-
宜春市民建议主动放弃养老金、否则驱逐 官方回应
-
天津一医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均已病倒 儿科停诊
-
老人办养老保险认证被要求举报纸拍照:证明活着
-
外国记者体验“中国式养老”:在这里度过余生是一件幸福的事
-
带病老人住养老院去世 法院驳家属索赔:别推卸责任
-
40岁男子啃老20年 81岁父亲欲携子住养老院
-
5地出台“独生子女照料假” 最长有20天
-
这可能是奇葩说史上最戳心的一段
-
英国90后女议员痛批政府:有钱修白金汉宫 没钱付养老金
-
美国爸爸这一抱,医院收了39.35美元
-
医生病假期间工资变负?医院:不够扣保险
-
12%的千禧一代预计自己会工作到死
-
一张照片两种舆论:国外聚焦裸体,国内网友却担心……
-
空巢老人夜夜报假警“求聊天” 常泡好茶等民警
-
老年人家中还有失能父母 该送进养老院吗?
-
英男子探望痴呆母亲按次收费 十年捞117万
-
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养老社区 每月房费2万
-
拾荒老人坚持每天擦垃圾箱:就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