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抗疫护士发对比照:工作精疲力尽,却持续挨“耳光”
最后更新: 2020-11-24 09:04:42本文来源:http://www.248338.com/eladies_sina_com_cn/www.3158sss.com,该道路分为两段建设:第一段从东四环到东五环,已于2009年8月开工,2014年1月通车;第二段从东五环到怡乐西路,预计今年10月实现主路通车目标。(12月6日中国宁波网)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这则评“教授”新闻,相信温暖的不只是宁波26位参评老师,还包括我们每一位对职称评聘改革充满期待的职场人。而典型的反映民间借贷成本的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2014年在20%左右,2016年10月份降至16.5%,下降幅度也在15%以上。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减法。
最难的时候,他在微博上写《端起茶壶,放下重担》宽慰自己。 被迫搬走的流动人口,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生活成本的上升。表面来看,中国华融主要运作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三项业务,投华融是远洋的明智之选。 回顾过去历史,年初市场上涨概率大,核心原因是年初基本面数据相对空窗、资金面宽松、政策亮点多,市场风险偏好高,现在均具备。
标普称,银行可能有足够的放贷额度来满足潜在的抵押贷款需求的增长,因此该机构预计降息将吸引买家进入楼市,并令房地产行业全年的销售同比降幅接近降低5%的基本预期;另一方面,一些买家可能继续观望,因为预计房价会进一步下滑。他始终坚持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不帮秘书谋位子,不给司机留面子,不为家人开口子。与受政府严格控制的国内房产不同,美国房产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美人鱼至少从公元前5000就被我们讨论过,美人鱼是个神话的水生生物,有着女性人体的头部和躯干而尾巴是鱼的。
【文/观察者网 龙玥】当前,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1225万例,死亡病例超25万例,新增住院病例仍持续打破记录……
转眼入冬,美国疫情形势非但没有缓和、甚至又再度濒临失控。在抗疫前线努力拯救生命、连轴转了数月的美国护士们早已精疲力尽。然而,这些护士们没能成为部分美国人的英雄,他们努力工作换来的并不是献花、掌声与感激,而是不屑、质疑甚至诋毁。
但另一边,这些护士仍持续通过社交媒体呼吁民众遵守防疫规定、戴上口罩。
11月23日,为了引起美国人对新冠疫情的重视,美国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士凯瑟琳直接在推特上放出一张对比照,显示自己在抗疫前后的巨大变化。
历经新冠疫情后,凯瑟琳精致的容貌已然不再:头发杂乱、脸上布满被口罩压出的痕迹、鼻梁红肿、眼神疲惫......
截图自推特账户@kathryniveyy
这张反映美国护士现状的照片迅速引起共鸣,并在推特上得到极大关注。目前这则推特已经被转发超2.6万次、点赞超30万次。
一位医护人员在评论区说道,“抱抱你。现在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我们都在负重前行。我们很累。但(我们)却遭背弃、被审问、被质疑。”
凯瑟琳答称,“是的。这是持续扇来的‘耳光’。我可以努力工作,满头大汗、精疲力尽地去做艰难的工作。但我不能接受的是,那么多人不肯承认与面对由于不作为和固执而造成的局面。”
凯瑟琳表示,“当死亡可以避免时,眼睁睁看着人们死去是绝望的。而当你看着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死去,一次又一次的时候,是绝望的。当基本常识和准则被政治化的时候,是绝望的。”她呼吁美国人做好防护措施,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他人。
“这对于我们正在付出的一切努力来说,就像一记耳光。”回忆起那些不愿遵守防疫规定的美国人,美国护士古奇(Lacie Gooch)也感到非常震惊与生气。
11月23日,古奇对美国广播公司(ABC)描述道,有一天她开车去医院上晚班,路过一个人群拥挤的汽车节,但现场大多数人并没有戴口罩。报道称,古奇描述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个脱节现象:医护们正为了拯救生命争分夺秒、辛苦付出,然而医院外的一些人却不屑遵守卫生规定。
古奇现年25岁,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名心血管内科护士,自今年4月以来就一直在新冠重症监护病房上班。
古奇说:“我们很累,并且人手不足。我们正在照顾病情非常非常严重的病例,病房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人们却没有在听我们的建议,我们因此感到疲惫、沮丧。”她补充称,她的一些病人即使住院了也仍然不愿意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
即便如此,古奇仍对不愿采取防疫措施的美国人苦苦相劝:“戴上口罩吧,我不想在医院见到你。”
11月18日,古奇(推特账户@NebraskaMed)在推特上发布视频劝说人们戴口罩
当前,越来越多像凯瑟琳与古奇这样的美国护士,通过社交媒体描述工作中的惨状,恳求美国民众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1月21日,美国纽约一位急诊医生法尔(Tsion Firew)也在推特上劝说美国人戴口罩,她的推特账号名称还被她改成“Mask Up America”。
法尔说道,“医护人员正在被淹没、精疲力尽。他们现在为大家拉响警报却遭到诋毁……没有欢呼声、掌声与感激。而这个冬天与假期,数字在可怕地增长。大家(是的,是你!)是唯一能扭转局面的人。请帮帮我们,戴上口罩吧!”
截图自推特账户@DrTsion
11月23日,美国密歇根州一名前线护士夏普(Lauren Sharp)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节目(MSNBC)中也描述了自己工作中的焦虑。她说道,“我们每天都在挣扎,我们甚至还没上班就开始焦虑、紧张、不堪重负。”
即便如此,夏普还是会听到让她心碎的话。她说道,“有病人说我要杀了他们。”
夏普 视频截图自MSNBC
超负荷的医院,危机中心的美国护士
眼下,全美各地的医院都面临超负荷运转的艰难处境。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报道,追踪疫情数据的网站COVID Tracking显示,本月21日,至少有8.3万名新冠肺炎患者入院。该数字已经连续12天打破纪录。
美国医院协会副主席福斯特(Nancy Foster)表示,至少有24位美国医院负责人发出人员短缺的警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美国当前累计确诊已超1225万例
而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往往也面临着最高的感染风险,尤其是护士群体。《洛杉矶时报》10月27日报道指出,当下这场大流行,已经变成护士们的牺牲。
美国研究人员对3月1日至5月31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6760名成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近6%的患者是医护人员,他们多数人从事着与新冠肺炎患者相关的工作。而相较于医生,护士群体会有更多时间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比如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帮助患者输液等。医学专家向《洛杉矶时报》表示,与患者长时间的接触可能会使护士暴露在病毒浓度更大的环境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龙玥 
-
蓬佩奥七国之旅结束,留下的不只是尴尬
2020-11-24 07:02 美国政治 -
美国新增近16万例,累计近1237万
2020-11-24 06: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论脱贫人数,没国家比得上中国”
2020-11-23 22:26 观察者头条 -
一波三折后,英企公布疫苗有效性
2020-11-23 19: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拜登明天公布内阁名单,商务部长是他?
2020-11-23 17:16 美国大选2020 -
特朗普为翻盘挑的“精英女律师”,遭火速“切割”
2020-11-23 17:12 美国大选2020 -
美国要求越南遏制中国出口转运,否则加征关税
2020-11-23 16:28 -
美国又退群 中方:不是大国应有态度
2020-11-23 16:16 中国外交 -
特朗普政府又想对89家中企下黑手
2020-11-23 16:01 中美关系 -
日本开发一种电解质:耐寒且可用作全固态电池
2020-11-23 15:44 新能源汽车 -
又一位“冰桶挑战”发起人去世
2020-11-23 15:43 -
英政府想瞄准“印太”抗衡中国,一盆冷水泼来
2020-11-23 14:27 -
普京回应未祝贺拜登:惯例,并非别有用心
2020-11-23 13:56 普京 -
《纽约时报》阴阳怪气招聘驻俄记者 俄方回应绝了
2020-11-23 13:53 俄罗斯之声 -
“法国与非洲之间,定是一场爱情故事”
2020-11-23 12:48 法国见闻 -
G20最后一天,他狂喷《巴黎协定》
2020-11-23 11:15 www.3158sss.com特朗普 -
“西藏流亡政府”头目首次窜访白宫
2020-11-23 09:58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超16万例,累计破1221万
2020-11-23 07: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40多年来,首次有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
2020-11-22 22:35 外媒看中国 -
莫迪想要“自力更生”,结果对华进口激增
2020-11-22 21:20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西方不给,我们中国朋友愿意给” 评论 64教育部:这些情况下,学校、教师可惩戒学生 评论 512北京新增7例,2人为网约车司机 评论 132习近平同普京通电话:真金不怕火炼 评论 61美使馆要求释放12名非法越境港人,中方回应 评论 373最新闻 Hot
-
“西方不给,我们中国朋友愿意给”
-
啥?!澳议员竟鼓吹“准备和中国开战”…
-
“永不放弃,1月6日华盛顿见”
-
又一个“六亲不认”的
-
传到印度了,6例
-
福山又鼓吹“民主”优越,声称西方不一定会输给中国
-
www.3158sss.com以色列一老人接种辉瑞疫苗后死亡,官方称与疫苗无关
-
“如果欧洲主权意味着只能听美国的,就别奢谈了”
-
“中国脱贫鼓舞了我们,贫困非天命”
-
美民调机构呼吁彭斯推翻大选结果,引用“斯大林名言”
-
特朗普政府扩大对中企打压范围
-
美爆炸案前,嫌犯“微笑着”告诉邻居:世界不会忘记我
-
德媒:英国报告的变异病毒,11月或已现于德国
-
“我们遭遇拦路虎”
-
无视本国官员,如今这个澳反华机构是“张口就来”
-
印度通知所有航司拒载中国公民赴印,理由竟是“报复中国”?
-